新型冠状病毒预防

转载这部新型冠状病毒预防手册部分内容希望传播给更多人看到向以上人员表示感谢一、哪些冠状病毒可以引起人类的肺炎?HKU1、SARS-CoV、MERS-CoV、-nCoV:可引起人类肺炎。二、如何杀灭冠状病毒?冠状病毒对热敏感,56℃30分钟、乙醚、75%酒精、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氯已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三、冠状病毒的致病性冠状病毒主要感染成人或较大儿童,引起普通感冒和咽喉炎,某些毒株还可引起成人腹泻。病毒经飞沫传播,粪口途径亦可以传播。主要在冬春季流行。疾病的潜伏期平均3-7天。衡量一种病毒的危害程度,一看致死率,二看传染性,相比SARS,-nCoV在这两方面暂时比较温和。新型冠状病毒已具备致死性,尚不能确定致死率,但其高危性或许低于SARS病毒,处于可防可控的状态。四、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这种病毒为什么会流行?此次引起流行的冠状病毒为一种变异的新型冠状病毒(β属),WHO命名为-nCoV。年1月10日,第一例-nCoV基因组测序完成,之后相继有5个样本的病毒基因组序列公布。由于冠状病毒发生抗原性变异产生了新型冠状病毒,人群缺少对变异病毒株的免疫力,所以可引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传播风险:社区获得性肺炎、传染源、传播途径、预防社区获得性肺炎如何形成人际循环?社区存在哪些传播肺炎的危险因素?秋冬季是流感等呼吸道病毒流行的季节,各种感染都可能出现,特别是上呼吸道感染与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早期的症状很难鉴别。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感染源主要有:患者、患者家属、探视者及其生活环境。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分布和结局与下列因素有关:(1)环境状况:空气污染物、室内拥挤程度、湿度、室内卫生、季节、温度;(2)医疗保健服务和控制传播的预防感染措施的可及性和有效性:疫苗、卫生保健机构的可及性和隔离能力等;(3)宿主因素:年龄、吸烟情况、宿主的传染性大小、免疫状况、营养状况、既往感染过或伴有其他病原体感染、身体基础状况;(4)病原体特征:包括传播方式、传染力、毒力因素和微生物量(接种量)。如何预防社区获得性肺炎?传染源控制:急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咳嗽、打喷嚏时,用手或其他材料(手帕、纸巾、布口罩或者外科口罩)掩住口鼻,以减少飞沫传播。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该立即执行手卫生,勤洗手。个人预防:(1)合理膳食、保证充足营养、保持口腔健康有助于预防肺炎的发生;(2)适量运动,提高免疫能力;(3)戒烟限酒,心理平衡;(4)保持室内通风(可通过自然通风和/或排气风扇来促进通风状况;(5)接种疫苗。室内空气、地板如何消毒?(1)酒精:酒精能使细菌的蛋白质变性凝固。消毒皮肤可使用75%医用酒精。(2)蒸笼:从沸腾开始20分钟即可达到消毒目的,适用于消毒餐具、衣物和包扎伤口的纱布。(3)煮沸:℃也能使细菌的蛋白质变性,需要消毒杀菌的物品需要全部浸过水面。适用于餐具、某些玩具、奶瓶等等小件物品。(4)天然紫外线:天然紫外线就是太阳光,杀菌效果可是不容忽视。适用于空气、衣物、毛绒玩具、被褥等。(5)空气清洁:保持室内空气清洁,常通风换气是必要的,尤其在秋冬天气,别因为寒冷而忽视了通风。(6)高锰酸钾溶液:使用5‰高锰酸钾可消毒餐具、蔬菜和水果,浸泡1分钟之后用干净饮用水再冲洗一遍即可。(7)漂白粉:漂白粉能使细菌的酶失去活性导致死亡,是非常有效的消毒杀菌法。在桌椅、床、地板、墙面等使用1-3%漂白水(漂白粉加清水),用抹布擦拭即可达到消毒目的。(8)消毒液:消毒液包含氯能有效消毒杀菌,直接稀释之后装在塑料壶即可进行消毒杀菌,但需要注意避开食物和餐具。适用于桌、椅、床、墙面、地板等。哪些人容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人群普遍易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免疫功能低下和免疫功能正常人群均可发生,与接触病毒的量有一定关系。如果一次接触大量病毒,即使免疫功能正常,也可能患病。对于免疫功能较差的人群,例如老年人、孕产妇或存在肝肾功能障碍人群,病情进展相对更快,严重程度更高。是否感染主要取决于接触机会,并不是抵抗力强的人群感染的风险会更低。儿童的接触机会少,感染的几率低;同样的接触机会,老年人、有慢性病的人以及抵抗力差的人感染几率更大。关于新型冠状病毒钟南山院士说:是肯定的人传人新型冠状病毒已具备致死性,尚不能确定致死率,但其高危性或许低于SARS病毒,处于可防可控的状态,但人口流动会加速传播,增加防控难度。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哪些?主要传播方式是经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包括手污染导致的自我接种)以及不同大小的呼吸道气溶胶近距离传播(空气传播)。医院收治病例多数有武汉市华南海鲜市场暴露史,部分病例为家庭聚集性发病,医务人员感染风险高。从现在定义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推断,近距离飞沫传播应该是主要途径。为什么要对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14天?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潜伏期平均在7天左右,短的在2~3天,长的10~12天。目前对密切接触者采取较为严格的医学观察等预防性公共卫生措施十分必要,这是一种对公众健康安全负责任的态度,也是国际社会通行的做法。参考其他冠状病毒所致疾病潜伏期、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病例相关信息和当前防控实际,将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期定为14天,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居家医学观察。早发现早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早期症状有哪些?如何识别和判断?一般症状:发热、乏力、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严重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出凝血功能障碍多数患者为中轻症,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有什么临床表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起病以发热为主要表现,可合并轻度干咳、乏力、呼吸不畅、腹泻等症状,流涕、咳痰等症状少见。一半患者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病情进展迅速,数日内即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实验室检查: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减少,部分患者出现肝酶、肌酶和肌红蛋白增高。多数患者C反应蛋白和血沉升高,降钙素原正常。严重者D-二聚体升高。如何保护自己远离新型冠状病毒传染?(1)冠状病毒以飞沫传播为主,正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2)打喷嚏或者咳嗽时不要用手直接遮挡;(3)正确、及时洗手;(4)提高免疫力,尽量少去人多且封闭的场所。加强锻炼、规律作息,提高自身免疫力是避免被感染的最重要手段。戴什么口罩才有用冠状病毒体积很小,戴口罩能挡住吗?口罩有用。因为口罩的作用是阻挡病毒传播的「载体」,而非直接挡住病毒。常见的呼吸道病毒的传播方式,包括两种:近距离的密切接触,和远距离的气溶胶传播(空气传播)。所谓的「气溶胶」,一般我们能接触的就是患者的飞沫。合理佩戴口罩,可有效挡住飞沫,也就能阻断病毒直接进入人体内。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不一定非要戴KN95或N95口罩,一般的外科口罩也可阻挡大部分粘在飞沫上的病毒进入呼吸道。你知道怎样正确使用口罩吗?医用口罩的使用方法:(1)不管是一次性口罩,还是医用口罩,其实都是有正反面的,就拿一次性口罩来说,颜色深的是正面,正面应该朝外,而且医用口罩上还有鼻夹金属条(2)正对脸部的应该是医用口罩的反面,也就是颜色比较浅的一面,除此之外,要注意带有金属条的部分应该在口罩的上方,不要戴反了。(3)分清楚口罩的正面、反面、上端、下端后,先将手洗干净,确定口罩是否正确之后,将两端的绳子挂在耳朵上。(4)最后一步,也是前面提到过的金属条问题,将口罩佩戴完毕后,需要用双手压紧鼻梁两侧的金属条,使口罩上端紧贴鼻梁,然后向下拉伸口罩,使口罩不留有褶皱,最好覆盖住鼻子和嘴巴。健康饮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措施是什么?第一时间发现病人。隔离:医院隔离;标准预防措施;空气传播预防措施;接触和飞沫预防措施:勤洗手,出门戴口罩;房间通风换气;清洁、消毒:新型冠状病毒对热敏感,56℃30分钟、75%酒精、含氯消毒剂、过氧化氢消毒液,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在家中怎样预防新型冠状病毒传染?(1)增强卫生健康意识,适量运动、早睡早起、不熬夜可提高自身免疫力;(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掩住口鼻,经常彻底洗手,不用脏手触摸眼睛、鼻或口;(3)居室多通风换气并保持整洁卫生;(4)尽可能避免与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发热、咳嗽或打喷嚏等)的人密切接触;(5)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和空间密闭的场所,如必须去佩戴口罩;(6)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和家禽家畜;(7)坚持安全的饮食习惯,食用肉类和蛋类要煮熟、煮透;(8)密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ancanji.net/zlff/202412/106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