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娟嗓”“吞刀片”“浑身酸痛”以上是感染了奥克密戎毒株的一些症状,如果现在还没有感染的小伙伴,就是要进入“决赛圈”的天选之子了。在我对感染病毒还停留在可能会出现嗓子痛、发热、失去味觉等症状的时候,XBB毒株和BQ.1毒株会随着境外开放而逐渐在国内流行起来的消息不胫而走。一时间线上购物平台关于治疗腹泻的蒙脱石散等药物立马售空下架,情况与当时放开后大家囤购连花清瘟一样。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其实是很惊讶的。因为当时对连花清瘟的抢购是基于大家对于放开消息的确定,但是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其实是很惊讶的。因为当时对连花清瘟的抢购是基于大家对于放开消息的确定,但是BB毒株和BQ.1毒株主攻心脑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的消息也只是一些“医生”或者“博主”朋友圈的熟人关系传播。
我自认为也算是较快得到“小道”消息后,跨年当晚就立马去网上搜索下单。在我以为应该能够提前买到药应对下一轮的病毒感染时,蒙脱石散在线上的各大购物平台脱销的事实还是令我感到惊讶。在询问周围会上网的亲朋好友,有知道新毒株的事情吗?他们都表示最近没有听说过,更不用提那些不会上网的中老年人了。
互联网时代,信息瞬息万变,可能一个早上的时间就会遗漏掉很多消息。“小红书异地抢购防疫药品攻占县城退烧药”“成人如何使用儿童退烧药攻略”这些消息都是在第一波小“阳”人后,因为信息差出现的一些事件。因为落后地区的老人和小孩不会网购,也不会上网,更不知道如何借助互联网信息资源来为自己抢购退烧药。在这场“信息拉锯战”中,他们好像永远都是弱势的一方的存在,都是牺牲利益的存在。
蒙脱石散脱销的背后,是在互联网社会中获取信息优势者与劣势者之间的一道鸿沟。活跃在数字浪潮的年轻人获取的消息都有可能滞后,更不用说一直在受数字鸿沟裹挟的老年人了。
突然联想到前几天看了一个这样的视频:拍摄者一开始不理解在如今手机导航已经很普及的社会,为什么还要用各种颜色的地铁和纸质路标。直到驻足站了一会儿后,发现了很多老年人在这些彩色的纸质路标前仔细核对的时候,拍摄者才明白原来是为这些不怎么会用手机的中老年群体特意准备的。
时代在不断地发展不断地进步,过去老年人不会上网只是追不上年轻人而已,如今不接触网络,去医院挂号都很难。“94岁老人在银行被抬起做人脸识别”“老人冒雨到柜台用现金交医保被拒收”“老人无健康码遭公交司机拒载”这是去年一些老年人被数字边缘化的报道。在现代数字化浪潮中,老年群体的媒介参与缺乏广度和深度,以至于逐渐被边缘化形成了“数字鸿沟”。
在数字化与老龄化并行的今天,作为年轻人除了对老年人实行数字反哺外,我们是不是可以在一些社会服务和重要的信息传递中能够多从老年人的诉求出发,不要让他们认为“我们快要被这个时代淘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