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猫咪饲养的过程中,腹泻,肠道不良是最让人困惑和头疼的事情,今天我们来看看关于猫咪的腹泻的因素和治疗手段,以免救治不对症,耽误病情,希望猫迷朋友能够详细阅读,作为饲主我们应该多知道一些,起码你口袋中的钞票能花在有用的地方
腹泻是因为粪便内所含的水分太多所致,依照病理生理学可以区分为以下四种形式:
渗透压性、
渗透压性腹泻是因为胃肠道内含有太多无法吸收的溶液而导致粪便含水过多,原因有:过食、消化不良(膜外分泌液不足EPI)或吸收不良(淋巴管扩张)及小肠黠膜疾病(炎症性肠道疾病IBD)。
分泌性、
分泌性腹泻是由于过多的分泌液进入胃肠道所致,原因有:细菌内毒素、胆碱激性激动剂、去结合态胆汁酸及提基脂肪酸,最后就造成腹泻:
通透性改变、
通透性的改变是由于疾病的过程造成胃肠黠膜的伤害或破坏,而导致消化不良、吸收不良、液体、电解质及大分子漏出至胃肠道中,最后就造成腹泻:
通透性的改变也可能是由于溃病或廉烂(如:非面体抗炎剂、肝脏疾病)、黠膜发炎(如:病毒性肠炎、炎症性肠道疾病)、妻自膜漫润(如淋巴瘤)所造成的。蠕动的改变会减少肠道吸收上皮与肠道内容物的接触时间,使得肠道内容物内的水分没有足够的时间让肠道吸收,因而引发腹泻
蠕动的改变。
蠕动的改变很少是原发性的病因(如刺激性肠道征候群及自主神经机能障碍),大多是伴随着其他腹泻致病机理而引发腹泻。
确认引发腹泻的病理生理致病机理会有助于选择正确的初步治疗。
临床上将腹泻分类为急慢性、严重性及解剖位置,会有助于确认疾病的特殊病因,将有助于选择最适当的检验项目及初步的治疗处理。面床诊疗上应将腹泻区分为急性及慢性、严重性及非严重性、大肠性及小肠性。
急性腹泻持续时间不会超过2-3周,而慢性腹泻则持续更久体重若降低超过10%、脱水超过3%-5%或更多、明显的危及肠黏膜征兆(如:出血性腹泻)、严重的电解质不平衡及发烧超过40℃,都应归类为严重性腹泻。
大肠性及小肠性腹泻的判别可以根据下表
特征
小肠性腹泻
大肠性腹泻
排便的频率
正常的2~3倍
正常的5倍以上
若出现血液的状态
黑便
鲜血
粘液便
无
可能出现
排便困难
无
有
便意急迫程度
正常~轻微增加
增加
体重降低
常见
偶尔
粪便量
增加
正常至减少
根据以上的标准分类之后,据此列出可能的特殊疾病,而且不单单是考虑单纯的胃肠道疾病而己,因为很多其他系统的疾病也可能会引发腹泻的症状,如:许多的代谢性疾病、肿瘤、传染病或炎症性疾病。
因此必须进行良好的区别诊断,如下表。
肠道以外的疾病
胃肠道疾病
胰腺外分泌液不足
食物过敏
胃肠道以外的肿瘤
食物不耐
白血病、艾滋病等相关疾病
传染病
肝脏疾病
炎症性肠道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
蠕动障碍
肾衰竭
肿瘤
非特异性结肠炎
毒素
寄生虫
诊断
腹泻是猫科临床诊疗上常见病症,虽然确诊一直是医疗上的最高目标,但太多的繁琐检验及花费也必须考虑。
好的猫科临床医师应该可以根据饲主的主诉及问诊所得资料来拟订初步的诊断计划及治疗计划,因此除了一些花费较低廉且简单的检查之外,兽医师必须考虑其他检验的必要性。
如果是长期慢性腹泻或急性、严重性腹泻时才必须进行完整实验室检查。除此之外,一般的轻微腹泻病例于基本的检查之后,应该就可以先采取支持疗法及对症治疗即可。
基本检查
包括全血计数、血清生化及尿液分析,
以评估肝脏疾病(高胆红素血症、BUN下降、ALT,ALKPGGT上升及胆红素尿)、
肾脏疾病BUN上升及尿比下降、
甲状腺功能亢进ALTALKP上升、PCV轻微上升、过低的尿比重
淋巴瘤(贫血,或幸运地从血液抹片中发现淋巴母细胞)
猫很少发生蛋白质流失性肠病的(低自蛋白血症、低球蛋白血症)
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有时也发生于寄生虫感染、嗜酸性粒细胞性肠炎、嗜酸性粒细胞性肉芽肿复合征及肥大细胞瘤。
嗜中性粒细胞减少或泛白细胞球减少可能会出现于感染猫瘟的年轻猫咪。
粪便检查
于显微镜下进行寄生虫的观察,包括线虫、贾第鞭毛虫、球虫贾第鞭毛虫是猫咪慢性腹泻常见的病因但粪便镜检的检出率不高,可以采用商品检验试剂来进行检查
主要的治疗
应该针对潜在的病因加以治疗,这才是最重要的,但也必须有赖精准的诊断能力
其次,即使粪便检查并无寄生虫的发现时,也不代表寄生虫感染的可能性己被排除,因此
驱虫药的给予或许也是必须考虑的范围之内。
禁食24-48,但不禁水,可以缓解渗透压性腹泻且可以改善通透性的改变问题
但对分泌性腹泻则无效。口服液体葡萄糖、氨基酸及生理盐水会有助于分泌性腹泻的改善,也可能会有助于其他形式的腹泻。
甲硝唑10~20mg/kg,连续2-3周,或许会有助于轻微病例的控制
氨苄西林钠对于一些肠道炎症效果不错,价格也比较低廉,但不适合长期使用
益生菌的给予,当腹泻与蠕动机能有显著相关时,这类的药物或许可以提供有力的帮助
输液
如果猫咪有脱水或电解质不平衡时,应该根据脱水的百分比及从粪便流失水分的量来计算所需的输液量,途径包括静脉注射、皮下注射或口服。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