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是第28个“世界艾滋病日”,在艾滋病日来临之际,11月26日,东营市疾控中医院医院在东营职业学院举行了“青春红丝带”艾滋病宣传活动,今年的主题为“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合理抗艾、共担责任、共享未来”。共有余名在校大学生参与了宣传活动。记者从东营市疾控中心了解到,目前,东营已累计报告感染者和病人余例。近几年疫情增速明显,防治形势不容乐观。今年东营首次发现3例学生病例,最小的艾滋病感染者为不满18岁。
经性途径传播占92.1%,男女比例6.6:1
随着对高危人群检查力度的加大及市民意识的提高,东营的艾滋病感染者及患者数量逐年递增,并逐渐出现了低龄化趋势,防治形势严峻。
东营市疾控中心艾滋病防治中心主任王华丽告诉记者,山东省艾滋病疫情正处于上升期,截止到年10月,已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多例,现存活的感染者和病人余人,我省艾滋病已经由低流行态势转变为中流行态势。东营市于2年检出第一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截至年10月,累计报告现住址在东营市的感染者和病人余例,目前存活余例。报告的病例多数为男性,男女比例为6.6:1,经性途径传播占92.1%,其中男男传播比例达57%。
王主任表示,到目前为止,艾滋病仍然是人类未能完全认识、难以控制的一种危害严重的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条途径传播。性传播又包括同性性接触传播和异性性接触传播,目前在山东省艾滋病几乎都是经过性途径传播的,男男同性传播的比例这两年上升的很快。血液传播是最直接的感染途径,输入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以及移植HIV感染者的组织器官;使用被血液污染而又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用具、手术器械;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注射器,也会被留在针头中的病毒所感染;共用牙刷和剃须刀都有造成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可能。再就是母婴传播,包括怀孕、分娩过程和母乳喂养,HIV感染的母亲对婴儿的传播率约为15%-40%。
东营首次发现学生病例青少年成为艾滋病的新一轮高发群体
26日,“青春红丝带”艾滋病宣传活动走进东营职业学院,旨在向学生宣传防艾控艾知识,倡导青春零艾滋。今年东营首次发现了3名学生病例,其中最小的艾滋病感染者为不满18岁的未成年人,防治形势严峻。
“当前,艾滋病已经进入了流行期,我国部分省市已经发现了大中院校在校学生感染艾滋病病毒的病例,年龄也向低龄化发展的趋势。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调查数据表明,15至19岁的青少年已经成为艾滋病的新一轮高发群体。所以,在青少年特别是在校学生中宣传和预防艾滋病防控知识十分迫切、刻不容缓。”东营职业学院团委杨秀娟老师说,这次宣传活动,学生们都非常积极,来报名参加的有余人。
王华丽指出,在预防艾滋病进入校园方面,还是要加强学校的性教育,开始的年龄越小越好,在儿童少年时期开展性教育,让学生认识男女性生理的特征和差异,自然接受男女之间的差别。到了中学之后,在性教育中要有情感、社会观念和生活技能的教育内容,让学生学会与异性的健康交往。性成熟之后,就要为那些需要帮助的青年提供有针对的咨询和指导。
消除歧视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婚前检查非常必要
“大家都知道艾滋病可以传染,所以一提起艾滋病就紧张的不得了,对待艾滋病人更是退避三舍。”王主任告诉记者,要消除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不能仅停留在口头上。
日常生活中的一般性接触并不会传染艾滋病。“比如:在工作和生活中与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握手、拥抱、共同进餐、共用工具、办公用具等不会感染艾滋病;共用马桶、电话机、餐饮具、卧具、游泳池或公共浴池等公共设施也不会传播艾滋病;咳嗽和打喷嚏不传播艾滋病。”王主任表示,即使是家里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家人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注意避免接触患者的血液就是没有问题的,“家人的关爱和照顾可以帮助感染者提高生活信心与质量,增强他们改善健康状况的能力。”
有高危险性行为史者,不安全血液及血液制品接触史及职业暴露者的人群均为包括艾滋病感染的高危人群。“艾滋病目前还没有治愈的药物,也没有疫苗,但完全可以预防,通过行为来预防是最主要的方式。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途径传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尽量约束自己的行为,减少性伴侣,减少通过性途径感染。其次,要远离毒品。母婴传播则主张孕妇都要做HIV的检测,从源头上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风险。”王主任告诉记者,仅截至到今年10月份,就有5例感染者通过孕前筛查被检出。“所以婚前检查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果怀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可以咨询艾滋病防治专业机构,评估可能感染的危险性,不要盲目恐慌,并在窗口期过后,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