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全球万死亡病例中,10大死因占55%
全球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按死亡总人数排列)与三个大的主题有关:心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脏病、中风)、呼吸系统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下呼吸道感染)和新生儿疾病——包括出生窒息和出生创伤、新生儿败血症和感染以及早产并发症。
在全球一级,年10大死亡原因中有7个是非传染性疾病。这七个原因占所有死亡的44%,或前10个原因的80%。然而,年,所有非传染性疾病合计占全球死亡人数的74%。
全球最大杀手是缺血性心脏病,占世界总死亡人数的16%。自年以来,死亡人数增加最多,年增加了多万人,达到万人。
中风和慢性阻塞性肺病是第二和第三大死亡原因,分别占总死亡人数的11%和6%。
下呼吸道感染仍然是世界上最致命的传染病,排在主要死亡原因的第四位。然而,死亡人数已大幅下降:年死亡人数为万人,比年减少46万人。
新生儿疾病排名第五。在过去20年,新生儿疾病导致的死亡是全球绝对死亡人数下降幅度最大的类别之一,年有万新生儿和幼儿死亡,比年减少万。
非传染性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正在上升。气管癌、支气管癌和肺癌死亡人数已从万上升至万,目前在主要死亡原因中位列第六。
年,阿尔茨海默病和其它形式的痴呆症在主要死亡原因中位列第7。从全球来看,65%死于阿尔茨海默病和其它形式痴呆症的人是女性。
死亡人数下降幅度最大的疾病之一是腹泻病,全球死亡人数从年的万下降到年的万。
自年以来,糖尿病增幅高达70%,已成为10大死亡原因之一。在十大死因中,糖尿病也是男性死亡人数增加最多的原因,自年以来增加了80%。
肾病已经从世界第13位死亡原因上升到第10位。死亡人数从年的人增加到年的万人。
在过去的20年里,艾滋病毒/艾滋病导致的死亡人数下降了51%,从年的世界第八大死亡原因变成了年的第十九位。
世界银行根据国民总收入(GDP)将世界经济体分为四个收入组别——低收入、中低收入、中高收入和高收入。不同收入国家的疾病类型会有所不同。
低收入国家的人死于传染病的可能性远远高于死于非传染性疾病的可能性
生活在低收入国家的人死于传染病的可能性远远高于死于非传染性疾病的可能性。尽管传染病在全球有所减少,但低收入国家的十大死亡原因中有六个是传染病。
疟疾、结核病和艾滋病毒/艾滋病仍然位列前十。艾滋病毒/艾滋病死亡人数的下降幅度最大,年的死亡人数比年减少了59%,分别减少人和人。
在低收入国家,腹泻病是造成死亡的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如今腹泻病在低收入国家正在减少,是十大死因中死亡人数降幅第二大的(死亡人数减少了人)。
与其它收入组别相比,慢性阻塞性肺病导致的死亡在低收入国家尤其少见。该疾病没有出现在低收入国家的十大死因中,但在所有其它收入组别位列前5。
中低收入国家的十大死因差异最大:五种非传染性疾病、四种传染病和一种伤害
中低收入国家的十大死因差异最大:五种非传染性疾病、四种传染病和一种伤害。
糖尿病在这个收入组别中是一个呈上升趋势的死亡原因:从第15位上升到第9位,自年以来,这种疾病的死亡人数几乎翻了一番。
腹泻病仍然是一个重大挑战。然而,这类疾病的绝对死亡人数下降幅度最大,从年的万下降到年的万。
绝对死亡人数增加最多的是缺血性心脏病,自年以来增加了多万,达到万。
年位居前十个死亡原因之列的艾滋病毒/艾滋病的排名下降幅度最大,从第8位降至第15位。
中高收入国家肺癌、胃癌是发病率和死亡显著上升
在中高收入国家,肺癌死亡人数显著上升,增加了400人;是其它三个收入组别死亡人数增长总和的两倍多。
中高收入国家胃癌的发病率很高,胃癌只在这一收入组别位居10大死亡原因之列。
死于缺血性心脏病的人数增加了多万,就死于这种疾病的绝对人数而言,是所有收入组别中增幅最大的。
下呼吸道感染是中高收入国家的十大死因中唯一的一种传染病。
在高收入国家,除缺血性心脏病和中风外,其他十大疾病的死亡人数都在增加
缺血性心脏病和中风是年至年期间10大死亡原因中总死亡人数下降的两种疾病,分别下降了16%(或人死亡)和21%(或人死亡),也是这两种疾病的死亡人数一直在减少的唯一收入组别。尽管如此,缺血性心脏病和中风仍然位居这一收入组别的三大死亡原因之列,年死亡人数总计超过万。
此外,高血压心脏病的死亡人数正在上升。这一疾病已从第18位主要死亡原因上升到第9位,反映了一种全球趋势。
在高收入国家,阿尔茨海默病和其它痴呆症导致的死亡人数有所增加,已经超过中风,成为第二大死因,在年导致了人死亡。
下呼吸道感染是高收入国家的十大死因中唯一的一种传染病。
信息来源:W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