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报志愿时,选报的那一门专业往往很容易影响孩子未来的就业领域,家长也时常担心孩子会遇见“毕业即失业”的尴尬情况,本文盘点了部分在大环境下,那些新兴且热门的专业,供大家参考。
理科
近几年,“新工科”对于理科生来说,绝对一大机遇和挑战,就业前景好,人才紧缺,薪资高,是最受追捧的新兴专业之一。
从目前国内大学的专业设置情况看,电子技术类、计算机技术、网络与信息工程、安全工程、新能源、功能材料等专业都将纳入“新工科”的范畴。
“新工科”包含哪些专业?
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公布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认定个项目为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包括了个“新工科”综合改革类项目和个“新工科”专业改革类项目。其中,“新工科”专业改革类则涵盖了包括人工智能类、大数据类、智能制造类等热门“新工科”在内的19个项目群。
人工智能类
大数据类
计算机和软件工程类
电子信息、仪器类
自动化类
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类
材料、化工、制药类
土木、建筑、水利、海洋类
食品、农林类
环境、纺织、轻工类
数学、物理、化学、力学类
安全、公安、兵器类
智能制造类
机械类
矿业、地质、测绘类
能源、电气、核工程类
生物、医药类
医工结合类
工科与人文社科交叉类
哪些考生适合学“新工科”?
新工科的部分专业对考生的理科成绩是有要求的。
比如说航空航天类专业,就要求学生有很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习钻研能力和动手能力,对数学、物理的要求非常高;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基础和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喜欢科学实验和动手实践,更重要的是需要具有一颗深入探究新事物的好奇心等。
所以,想学新工科,还是先把数学和物理学好再说。
部分“新工科”专业推荐
航空航天类专业专业介绍:
航空航天属于工学中的一个专业类。它包含航空航天工程、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飞行器质量与可靠性、飞行器适航技术等7个专业。
开设院校:
目前,我国开设航空航天类专业的重点院校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
近些年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等也相继开设了此类专业,还有一些院校如南昌航空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等也开设了相关专业。填报志愿时,考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自己的位置,选择和自己分数、批次相符合的院校。
报考条件:
航空航天类专业要求学生有很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习钻研能力和动手能力。从所学的课程中也不难看出,航空航天专业普遍对力学、数学、物理的要求非常高,开设的课程也比较难。所以,数学、物理等科目成绩优异,且具有较强逻辑思维能力、钻研动手能力的学生更适合选择这类专业。一些人误认为航空航天类专业不招收女生。其实,只要成绩和相关条件符合要求,高校对女生报考航空航天类专业是没有限制的。据阳光高考平台数据显示,航空航天类三个主要专业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性别比例分别为:飞行器制造工程男90%﹕女10%;飞行器动力工程男92%﹕女8%;飞行器设计与工程男86%﹕女14%。可见还是有不少女生在航空航天领域发挥聪明才智的。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专业介绍: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属于工学中的海洋工程类,是研究各类船舶的设计、性能、结构、建造等方面的学科,主要培养从事船舶设计、研究、试验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开设院校:
据统计,目前开设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院校有20多所。其中,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等8所学校,在专业发展、师资力量和专业实验设施等方面力量雄厚,属于全国船舶类高校的第一梯队,是老牌的船舶类专业院校。
报考条件:
注意,色盲与色弱考生限制报考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属于工学中的电子信息类。年教育部调整专业名称,将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光电子技术科学、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光电信息工程、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等五个专业合并为“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开设院校:
目前全国开设该专业的院校有余所。其中代表院校有: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南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各高校根据自身发展和情况有不同的优势和侧重,主要培养方向有:光电仪器、光学工程、光通信技术、光电信息技术等。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专业介绍:
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是一门融合了电气、计算机、传感、通讯、控制等众多学科领域,多学科相互合作、相互研究的跨学科专业。
开设院校:
目前,全国仅有20多所高校招收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其中,开设该专业较早的高校有北京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南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厦门大学、东北电力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西安邮电大学等。近几年,华南理工大学、大连东软信息学院等院校也新开设了该专业。
需要注意的是,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录取平均分一般略低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介绍:
近三年来,“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开设高校数量以近10倍的方式在猛增,开设高校数量已累计达到所。
该专业核心课程包括了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国际金融、搜索引擎、自然语言处理、数据可视化、机器学习、模式识别以及大数据技术平台等课程。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就是为了培养时下最热门的“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行业急需的人才。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已经上升至国家战略。《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分布》报告中称,年全球新兴人工智能项目中,中国占据51%,数量上已经超越美国;但全球人工智能技术人才储备方面,中国却只有5%左右。
来自不同渠道的统计中,有的称中国人工智能技术人才缺口超过百万级、有的称缺口超过万。而目前中国高校每年毕业的AI技术人才仅有1万多本科生以及1千多硕士博士,无论按照哪种口径,缺口都显得尤为巨大;而美国每年毕业的AI技术人才则达到6万本科生以及1万硕士博士。
根据招聘网站的统计数据显示,年以来公开发布的招聘岗位中,IT工程技术类的平均年薪为17.92万,而AI领域的平均年薪为34.06万。并且随着AI技术的进步,AI相关的应用型人才以及非技术类人才的需求将会以更大规模的爆发。
如果有志于在理工科发展,一定不要错过学习AI相关技术;如果更喜欢文科或艺术,也一定要保持对AI应用的 1、江南大学
2、西安交通大学
3、吉林大学
4、北京理工大学
5、哈尔滨工业大学
6、东南大学
7、北京邮电大学
8、武汉大学
9、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10、武汉理工大学
11、电子科技大学
12、北京交通大学
13、广东工业大学
14、东北大学
15、河海大学
16、北京科技大学
17、中南大学
18、华中科技大学
19、北京工业大学
20、南京邮电大学
机器人专业专业介绍:
机器人本科专业年高校才首次开设,但是,机器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如机械,电子,通信,自动化等等,还会涉及到材料、物理、化学等等。所以与机器人相关的专业也比较广泛,比如,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机械自动化、电气自动化等等。很多高校开设了自动化专业机器人方向,或开设了与机器人相关的专业和课程。还有很多高校成立了机器人实验室或研究中心,在机器人研究方面很有建树,但人才培养主要是面向研究生,少数面向本科生。
开设院校:
由于人工智能的火爆,越来越多的考生和家长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