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ldquo艾乙rdquo成为

写在前面

艾滋病和乙肝,是两大当今肆虐于地球上的传染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年,乙型肝炎导致约82万人死亡,主要缘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截至年底,全球估计共有万艾滋病毒感染者。

艾滋病

艾滋病的流行现状虽较之前二十年已乐观许多,从年的第八大死因降至年的第十九位,但对于我们学生来说艾滋病并不遥远:10年间,中国平均每年新增例青年学生感染者,其中2/3以上的新增病例都落于18-22岁的年龄区间,这一区间恰巧是在校大学生的年龄。因此,在学生间宣传防护艾滋意识的活动相当迫切。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大家肯定对艾滋病的三种传播途径耳熟能详了,即为: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后两种传播途径对于学生几乎不构成威胁,因此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性传播。

先讲一下艾滋病在性别中的差异:根据中华流行病学杂志数据,艾滋病病例的男女性别比为33.9:1。而艾滋病在性取向中的差异,根据中国疾控中心的数据:由性传播的艾滋病病例中,艾滋病异性传播约占70%,同性传播约占30%。虽然艾滋病病例数在不同性别与不同性取向的群体间有所差异,但绝大部分的病例都是通过未受到保护的性行为传播的。

艾滋病的预防

其一是物理预防,通过性传播的艾滋病可以通过安全套有效避免。安全套能够避免两方之间的性液交换,从而杜绝了艾滋病毒通过性液的途径进入体内的可能性。但值得注意的是,安全套在性交的过程中有破损的可能性,因此可以说,使用安全套并不是百无一失的预防性传播艾滋病的方法,但这并不代表性交过程中没有使用安全套的必要了。

其二是药物预防,也就是暴露前预防,prep。前提是未感染方正确的采用预防性投药,而感染方正确服药,且血液病毒量控制到极低。暴露前预防能够有效降低高危人群感染艾滋病毒得风险。Prep药物名称为舒发泰,医院以及网上购物商城购得。

艾滋病的临床表现

HIV感染后,最开始的数年至10余年可无任何临床表现。一旦发展为艾滋病,病人就会出现各种临床表现。一般初期的症状如同普通感冒、流感样,可有全身疲劳无力、食欲减退、发热等,随着病情的加重,症状日见增多,如皮肤、黏膜出现白念球菌感染,出现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紫斑、血疱、淤血斑等;以后渐渐侵犯内脏器官,出现原因不明的持续性发热,可长达3~4个月;还可出现咳嗽、气促、呼吸困难、持续性腹泻、便血、肝脾肿大、并发恶性肿瘤等。临床症状复杂多变,但每个患者并非上述所有症状全都出现。侵犯肺部时常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咳嗽等;侵犯胃肠可引起持续性腹泻、腹痛、消瘦无力等;还可侵犯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

艾滋病的治疗

如果你不慎感染了艾滋病,请不要失去对生活的希望,因为现代医疗已经使得艾滋病不再那么致命,上世纪90年代感染艾滋病的20岁青年ta也许只能活到30,但今天感染艾滋病的20岁青年在药物治疗下能生存到70岁。感染了艾滋医院就诊并接受治疗,越早接受治疗就意味着治愈的希望更多一点,因为世界各地的医疗机构正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研发抗艾滋的药物。

现今已经有众多的抗艾滋的药物被研发,艾滋病的10年内死亡率也已大大降低,艾滋病早已被剔出绝症的名列,更常见地被视为慢性病对待。但艾滋病绝对不能被漠视,因为就在短短30年前,艾滋病对人类是绝对的威胁,是多少人的梦魇。如果想要了解人们与艾滋的抗争史,编者在这简单推荐三部影视剧《姿态》、《当我们崛起时》以及《每分钟击》。

乙肝

乙肝,全称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由于感染乙型肝炎病毒而引起的疾病。常常能够听到“乙肝”这个词,但似乎并未能引起公众的足够警戒,乙肝是一种传染性强的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年,全球约有2.96亿人携带乙肝病毒,而中国则约计占了全球总病例数的1/3.,也就是说,差不多每14个中国人里面就有一个人携带了乙肝病毒。

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

乙肝传播途径有:母婴传播、父婴传播、医源性传染、输血传播、密切生活接触传播以及性传播。母婴传播是最重要的传播途径,母亲是家庭聚集的主体,我国约有30%~50%的乙肝患者是母婴传播所致,成人肝硬化、肝癌90%以上是婴幼儿时期感染上乙肝病毒的。

乙肝虽然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多样,但我们也不必过度慌张故而不必要地防范。以下几种行为看似具有威胁但都不会被传染乙肝病毒:

1.一起就餐

2.相互握手

3.礼仪性接吻

4.相互拥抱

5.跳舞(有亲密接触)

6.同室居住

7.同一单位上课或上班

乙肝的预防

接种乙肝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乙肝的方式。自年乙型肝炎疫苗问世之后,人们可以有效预防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疫苗需要接种3针,接种第1针疫苗后,间隔1及6个月注射第2、3针疫苗。新生儿接种三剂乙肝疫苗后,疫苗的有效性高达95%;乙肝疫苗接种越早越好,最好在出生后24h内接种第一针。

乙肝的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综合性、个体化治疗方案,包括足够的休息和合理饮食及营养,调节心理状况,避免饮酒和服用损伤肝脏的药物,适当用药改善和恢复肝功能,调节机体免疫力,抗病毒和抗肝纤维化治疗。

乙肝的及时治疗尤为重要,乙肝发展到后期会形成肝硬化以及原发性肝癌,从而夺去人的性命。

文字/饶勇

图片/王心怡

排版/王励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ancanji.net/yczz/77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