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墓挖出红色药丸,化验后结果让人意外!
道教(ID:daoismcn)青陽道人
修行交流,请加道长私人
三晋代炼丹家葛洪所著《抱朴子内篇》,对汉晋以来的炼丹术作了详细的记载和总结,他的炼丹术分为3个互相关联的部分:
1、炼制万应灵丹,以为“仙道之极”。
2、采集并加工制作长生药。这些药物包括矿物、动物性、植物性药物,认为它们能起到“令人身安命延”、“养性”和“除病”的作用。
3、点化金银。用铜、铁等普通金属点化为黄金和白银,实际上是使用化学方法制成各种与金、银外貌相似的合金。晋代葛洪编著的《抱朴子》也是有名的炼丹书,葛洪指出这些隐语严重阻碍了炼丹成果的正确传播。此后,注释药物隐名的著作成为炼丹的指导书。
到了唐代,几乎各代皇帝都喜欢炼丹术,在这时中国的炼丹术发展到全盛时期,许多炼丹著作有了更实际的内容,并且也很少用隐语了。这时中国炼丹术也传往阿拉伯国家,促进了阿拉伯炼金术的发展。而阿剌伯炼金术后来又传入欧洲,几经演化发展,终于形成了现代科学的重要门类,化学。
四内丹与外丹本来是独立发展的,到底是先有内丹还是先有外丹,这个不好说,但是内丹的名词绝对是后来才出现的。在五代之前,道教所谓的“金丹”,一般都是指外丹。
葛洪在《抱朴子》一书中,对于金丹是推崇备至,认为只有金丹才是飞升成仙的唯一靠谱的方法,其他都只能暂时的延年而已。葛洪主张在得到金丹秘诀,或者是得到了金丹秘诀,还没有足够的条件烧炼金丹的时候,都应该“集众术以延年”,先多活几年,等到条件具足了,就要着手烧炼金丹。炼成了金丹,也不要急着飞升,先吃半颗,就可以长生不死了。等到活腻了,再吃剩下的半颗金丹,就可以飞升了。所谓“千岁厌世,去而上仙。乘彼白云,至于帝乡。”
上品神药益人万倍于五谷,《抱朴子·内篇·金丹》云:“夫五谷犹能活人,人得之则生,人绝之则死,又况于上品之神药,其益人岂不万倍于五谷耶。夫金丹之为物,烧之愈久,变化愈妙。黄金入火,二百炼不消,埋之,毕天不朽。服此二药,炼人身体,故能令人不老不死。此盖假求于外物以自坚固,有如脂之养火而可不灭,铜青涂脚,入水不腐,此是借铜之劲以抒其肉也。金丹入身中,沾洽荣卫,非但铜青之外傅矣。”
道士炼丹的理论基础,是术士们对生命诞生、成长、成熟、衰落,死亡这五部的本质的思考、人的死士,是因于内气绝神散,于外血尽躯朽,所以,服用丹药的好处就在于可以使肌体免于衰老、伤残。黄金,千年不朽,百炼不化,自然成为了术士的首选。
东晋葛洪说:“黄金入火,百炼不消,埋之毕天不朽,……炼人身体,令人不老不死”;另一方面,炼丹家的思想受黄老的影响较大,因而他们把长存人间,永不死亡的境界同羽化成仙,飞升太空的境界一并视为生命的最高境界,所以,那些见火升华,去质轻化的物质,在他们看来是灵异之物,服用这些药用的人可以染上灵气,换骨轻身,遨游宇宙,这样,以丹砂、水银为代表的另一类物质进入了方士的视野,因为“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它“细理红润,积转愈久,变化愈妙,能飞能粉,能精能雪,能拒炎,能化水,销之可以不耗,埋之可以不坏。”可见,丹砂被认为是很有灵气的。
尽管理、气、数的原理应用在炼丹术上或者比应用在天文学上较为隐晦和难以捉摸,但中国的炼丹术家凭着他们对阴阳五行和数的知识,尝试把铜、铅等金属炼成黄金,以求达到长生不老的目的。《参同契五相类秘要》是一部重要的炼丹理论书籍,它的开端便有下列一个表:
阳一二三四五
水火木金土
阴六七八九十
这个表对于阴阳、五行和数字的分配,与"河图"是一致的,可见理、气、数的原理和炼丹术有密切的关系。炼丹失败固然可以归咎于炼丹过程的疏忽,但也可以归咎于命运,而命运就是数的另一面。因此,一个人必须命中注定与仙有缘才能炼成金丹,否则必定失败。
总之,方士们把长生不死和羽化飞升联系在一起,把金石草术的坚实与柔脆和人身体质的健壮与虚弱,生命的长寿与短暂联系在一起,这为古代术士选择丹药的原料打下了基础,他们要把金丹的抗蚀性与升华性移植入人体。
道教炼丹术的真相
中国炼丹术,历史悠久,光辉灿烂。它是冶炼、化学的鼻祖,是科学、科技的摇篮。曾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历史的进步,产生过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那么,为何今人一谈及炼丹术,往往就会联想到,炼丹就是炼吃的药物,还有的将其视为迷信而批判,甚者认为,在历史上有的皇帝也是因为吃了炼的丹药而一命呜呼等等。
这是为什么?究其原因,其实很简单,主要是因为当代一些研究道教文化的学者不懂科学、不懂炼丹原理而主观臆断;其次是他们不懂炼丹和医药的关系而妄加推测;再者就是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崇洋媚外,从而排斥和诋毁本位文化所造成的。这就是炼丹术一直被误解的真正原因。
一历史上的诸如华佗、葛洪、陶弘景、孙思邈等人,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医学家,同时又是炼丹家。他们的科学思想、科技成就,被世界所公认。
他们把医学实践和炼丹实验,有机的加以总结和归纳,方使我国古代医学、医疗事业蓬勃而发展。他们为国人的身心健康、医疗进步、养生保健、科技发展等方面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以致后人一直尊称他们为药王、医神和医圣。
可以说,他们的医学理论和丹道思想,是一直贯穿于华夏的医学、医药、科学和科技之中。他们的贡献无疑是巨大的,精神是永存的。要是对炼丹术进行无知的指责,或歪曲的评判,其实就是对我国古代科学、科技的公然藐视。
二从炼丹材料来看,炼丹家从一开始就分门别类的把各种药物加以区分,诸如矿物类、草本类、植物类……,也有瓜果时蔬、五谷杂粮乃至菌脂虫壳等等。这些通过以上不同问答题中的炼丹发明,即可说明这些问题之原委。
我在这里想谈的是,有学者说:矿物质有毒,不能服用,有的皇帝服用了丹药25年,终因毒性发作而亡。像这样的问题,我想只要稍懂一点医学和生理常识的人,就不会这样说。因为药物都有一个“反应”现象,即“吸收”和“不吸收”的“正常”与“非正常”的过程和结果。
如果人体吸收该药物,有毒的就会出现中毒反应,即常见的诸如眼花、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如果不吸收,就会正常排泄出来,不可能出现所谓的服用毒药25年才引起中毒反应的。
三关于说矿物质有毒,不能服用。其实不然,在现代医用药物中,有很多药物都是有毒性的,像毒蛇、蝎子、蜈蚣以及草本类的半夏、狼毒等。这些正如葛洪、李时珍在医学论述中所说的:虽大毒之物,只要剂量调适,便是良药。
这也正是我们常说的“以毒攻毒”,方可奏效的道理,“是药三分毒”,就是对药物性能最好的诠释。关于古代有的皇帝过早而亡的真正原因,不在于服食药物,而关键在于“身边美女过多,整日贪淫放纵”所造成的。因此,别说是服药,就是人参、鲍鱼、燕窝、冬虫夏草,每天养着、泡着也解决不了他的生死问题。
其次,我要谈的是,中国的炼丹医学,已经传承发展了两千多年。历史的发展,也是科学和科技进步、提高、成熟的相对过程。我们当代人应该尊重历史、尊重科学,更应该尊重先人。用现代人的眼光去审视、比较历史,本身就是不正确的。
如果必须拿现代医学和古代医学去争个高低,认为古人不如自己,那么当后人发明了更先进的科学医疗方法,就会认为:我们现代人把诸如“癌症、艾滋病”之类的疾病都治不好,还有什么可以值得骄傲的。当然,癌症、艾滋病之类的疾病,终究是会被人类所攻克的。
但需要清醒的是,随着人类的繁衍、生存与发展,以及自然生态和环境发生变化等因素,新的疾病又会伴随着人类而产生,并终将影响和危害人的生命与健康。这就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向先人学习,并凭借着越来越先进的科学研究和更高的科技水平来战胜这些困难与挑战。
因此说,今人对传统文化的不解,是缘于对西方文化的过度崇拜;今人对古代炼丹科技的不解,是缘于被一部分研究道教的学者们对炼丹医药、科技知识以讹传讹的无知所误导。
然而,在二十世纪末,当西方的科学科技界、哲学界都把目光转向东方,来向道教淘宝、研究的同时,我国的大部分学者,可悲的还没有缓过神儿来,抱着几本相互抄袭出来的书,还在自鸣得意,大放獗词呢!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应该首先是传统文化的复兴。道教作为数千年文化汇聚而成的华夏宗教、民族信仰,应该得到更好的尊重、保护、继承和弘扬。而研究传统文化的学者,应该戒骄戒躁脚踏实地,做到务实求真,秉公执笔,科学论断。
所写的文章、观点,要经得起考验,为自已负责,更要为历史为后代负责。扬弃掉那些华而不实的东西,少一些爬格子赚稿费的想法。多研究、多写一点为民族振兴的好作品、好文章,不要把宗教信仰和不信仰,成为写作的心理障碍和负担。
最后,研究传统文化不能走马观花,而贵在用心,不能望文生义、断章取义,更不能盲人摸象、臆断猜测,唯有如此,华夏传统文化才能更好的得以继承和弘扬。
文章整理
青玄编辑排版
青素作者
乙谷道人
道教是天尊对人间最慈悲的叮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