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杂志上发表的一篇研究文章显示,伦敦一名男子在接受对HIV病毒具有抵抗性的干细胞捐献者的移植后,他在近三年后接受的广泛测试无法检测出其体内含有导致艾滋病的HIV病毒。
这次的报道,目前证明了该病人血液中没有检测到HIV病毒。但除了血液,由于被感染的棉衣血包可以进入人体各个组织,所以其他系统及器官都可能成为潜伏的HIV病毒库。
所以相关科研人员给出的谨慎回答是:“现在说他已经治愈,还为时过早。”
但值得高兴的是,文章中提到,“这项研究证明了‘柏林病人’并非异类。”
1在此之前,“柏林病人”蒂莫西布朗(TimothyBrown)是第一个被治愈的艾滋病患者。年,美国人布朗在德国柏林接受了治疗白血病的干细胞移植,随后体内HIV病毒也下降至检测不出的水平。
但不过在布朗之后,都没出现过治愈的艾滋病患者。不过伦敦出现的第二例可能被治愈的患者,无疑给艾滋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HIV病毒之所以能够摧毁人体的免疫力,因为它能感染免疫系统中十分重要的一种淋巴细胞。
绝大多数HIV入侵免疫细胞的过程中,需要借助该淋巴细胞表面的两种“路标”蛋白来引路,一种是CD4,另一种就是CCR5。当然,还有少数HIV入侵需要的第二种蛋白是CXCR4而非CCR5。
而目前有大概1%的白人天生对艾滋病免疫,在他们身上发现编码CCR5蛋白的基因出现了功能突变,对多数HIV来说也就失去了“路标”作用。
该名伦敦患者在移植后继续接受治疗16个月,随后发现,他的白细胞现在不能被依赖CCR5的艾滋病病毒株感染,这表明捐赠者的细胞已经被移植。
虽然目前依旧需要谨慎观察。
2人们之所以谈艾色变,是因为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人类免疫全年病毒(HIV病毒)引起。
HIV感染者要经过数年、甚至长达10年或更长的潜伏期后才会发展成艾滋病病人,因机体抵抗力极度下降会出现多种感染,如带状疱疹、口腔霉菌感染、肺结核,特殊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肠炎、肺炎、脑炎,念珠菌、肺孢子虫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等,后期常常发生恶性肿瘤,并发生长期消耗,以至全身衰竭而死亡。
目前来看,全球针对艾滋病,最主要且有效的干预方式也是预防为主。
但没有必要过于恐惧和艾滋病人接触。
年一季度新发现的HIV感染者/AIDS病人中,
异性性传播例(69.2%);
同性性传播例(21.2%);
注射毒品传播例(5.3%);
母婴传播例(1.1%);
性接触加注射毒品传播例(0.4%);
既往输血及使用血制品传播9例(0.02%);
既往采血浆传播6例(0.02%);
传播途径不详例(2.7%)。
数据来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从以上可以看出,
与艾滋病者日常接触不传染的方式下列情况下不会传播艾滋病
1.集会、游行、电影院、商店或在人群众多拥挤的场所。
2.幼儿园、学校等集体学习和生活的环境。
3.公共浴池、公共厕所、宾馆、旅馆、餐厅、食堂、游泳池和体育馆等公共场所。
4.社交性接触,如共同进餐、乘车、礼节性拥抱、握手和接吻。
5.公共办公用具和工具。
6.卧具、电话、书籍及日常用品的接触。
7.咳嗽、打喷嚏、喷粉末。
8.苍蝇、蚊子能传播一些传染病,但不会传播艾滋病,即使与艾滋病病人同居一室,也不用担心会被蚊子叮咬而相互传染。
艾滋病传播的条件
▲人的皮肤或粘膜有破损
▲要有足够数量的艾滋病病毒
▲要有特殊的传播途径
艾滋病离我们很远也很近,不管后期治疗手段继续发展,新发的人群还是比较大。“走近”艾滋病,对艾滋病及其预防策略多一些了解,才能有效地“远离”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