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是第29个“世界艾滋病日”。为普及预防艾滋病科学知识,梁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北池社区联合开展了以“携手抗艾·重在预防”为主题的宣传活动。
志愿者在宣传挂图前为市民讲解艾滋病传播途径
活动现场,10余名志愿者向市民发放宣传资料和安全计生药具,并给他们讲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防治措施、提供生殖健康咨询等服务。
志愿者为市民发放宣传资料
“很多群众对艾滋病不够了解,谈‘艾’色变,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梁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此次宣传活动,目的是让更多的人了解艾滋病,树立对患者的正确态度,并增强市民自我保护意识。
柚小妹科普艾滋病传播途径只有三个: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日常接触并不会造成艾滋病的传播,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防控艾滋病的传播。
“我之前跟艾滋病人接触时胆战心惊,今天经过详细咨询,了解到了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防范措施,知道了该怎样预防艾滋病,我放心多了!”北池社区居民王文昌表示,他以后也将积极参与艾滋病防治宣传活动,与大家一起携手抗艾。
志愿者为市民讲解艾滋病防范知识
当天,活动现场吸引了余人前来咨询,发放宣传手册余份。
关于艾滋病,这些事你应该知道。
截至年9月底全国报告存活艾滋病感染者65.4万;男性同性性行为人群感染率呈上升趋势,吸毒人群感染率呈下降趋势,60岁以上男性感染率较高;青年学生成艾滋病感染重点人群HIV一直都是人们心中无法触碰的话题…令患者煎熬的不是病痛折磨,而是周遭歧视。对于艾滋病,我们的了解到底有多少呢?
走出误区?
1日常接触会感染艾滋病?
艾滋病的传播只有三条途径: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有证据表明,HIV病毒不会通过接触、眼泪、汗液或唾液传染。因此以下途径不会感染HIV病毒:与HIV阳性患者呼吸同样的空气;在HIV阳性患者之后接触厕所马桶或门把手,饮水器饮水;与HIV携带者拥抱、接吻或握手;与HIV携带者共用餐具;在健身馆共用健身器材。
2感染艾滋病病毒马上会发病死亡?
不会。
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到发病有一个完整的自然过程,在未经治疗的情况下,艾滋病的平均潜伏期为7——10年,其中有部分感染者发展迅速,潜伏期可短至2——3年;还有部分感染者发展缓慢,潜伏期可延长到12年以上。目前,我国开展了广泛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有效延长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生存期。
3艾滋病不能根治,检测没用?
艾滋病目前虽然不能治愈,但完全可以治疗。
目前国内艾滋病诊治工作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于HIV感染者未能及早被发现,大部分感染者在进入艾滋病发病期后才被确诊,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机。艾滋病其实就是一种慢性病,如果及早开展抗病毒治疗,患者寿命可延长30年以上,生存时间几乎和常人无异。
4艾滋病母亲不能生孩子?孩子也会患上艾滋病?
母婴阻断技术的成功率几乎可以达到98%,艾滋病孕妇也能放心生!
艾滋病母婴阻断是指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女性怀孕后,通过孕妇用药、婴儿出生时用药以及人工喂养,阻断艾滋病病毒从母亲传给孩子。
更多了解......其实,艾滋病携带者也可以很阳光!
在我们身边更多的HIV病毒携带者过着正常人的生活,甚至他们中的一些人正在用自己的经历回报社会。
近年来,各地的“红丝带”组织中“携带HIV病毒”的志愿者成了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希望这个特别的日子
能唤起大家对艾滋病的持续白癜风专业医院白癜风治疗最便宜的医院